李嘉诚228亿甩卖港口引激辩:爱国资本与买办思维的世纪对决
3月4日深夜,香港股市爆出惊雷。李嘉诚旗下的长和实业突然宣布,将经营28年的43个全球战略港口打包出售给美国贝莱德集团,交易金额228亿美元。这桩看似平常的商业交易,却在三天内引发官方三次重磅敲打——港澳办连续发文点名,大公报罕见刊发《爱国企业家何在》的评论,直指这笔交易"将国家咽喉要道拱手让人"。
最让国人寒心的,是交易背后的"附带条款"。美国买家在合同里加了"必须遵守美国政府指令"的霸王条款,这意味着中国货轮的航行数据、港口调度系统都将受制于美国。更讽刺的是,这些港口掌控着全球6%的海运命脉,美国智库测算,这笔交易可能让中国每年损失超百亿外贸收入。
"这哪是商业决策?分明是给美国递刀子!"网友的怒火点燃网络。对比之下,华为在芯片断供时的硬核突围格外耀眼:被制裁三年,硬是用麒麟9000S芯片撕开封锁线;大疆在七轮制裁下,市场份额反而从72%冲到85%。反观李嘉诚,特朗普刚喊出"夺回巴拿马运河",他就把经营二十年的港口当白菜贱卖。
老港人陈伯摸着老相册痛心疾首:"1963年中央修东深供水工程,十万建设者用肩膀扛来生命水。现在某些人吃着内地90%的鲜活食品,用着80%的淡水,转头就把祖宗基业卖给死对头!"大公报的诘问直击要害:"爱国企业家都是铮铮铁骨,冷血商人终将被钉在耻辱柱上。"
但历史正在给出答案。就在李嘉诚撤资的同月,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正式投用,北斗导航+5G系统让装卸效率全球第一;青岛港的量子通信系统让美国黑客望而却步。更让国人扬眉吐气的是,中远海运花6亿欧元改造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,硬是从破产边缘逆袭成地中海第一大港。
"这才是真正的硬核!"网友刷屏转发武汉港的逆袭故事:自主研发智能调度系统,集装箱吞吐量三年翻倍,吊打美国洛杉矶港的自动化码头。对比之下,被贝莱德接手的巴拿马港口仍在用二十年前的IBM系统,服务器三天两头宕机。
这场风暴给所有企业家上了堂震撼课:当任正非用南泥湾计划守住技术主权,当曹德旺在美国工厂怒怼工会,某些人却忙着将战略资产换成美元。正如大公报那声震耳发聩的叩问:"大是大非面前,企业家究竟站在哪一边?"
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港口群前,看着自主研发的智能系统走向世界,人们终于明白:跪着赚钱的买办资本终将被淘汰,而那些死磕核心技术、守护民族尊严的企业,才是撑起民族脊梁的钢筋铁骨。这盛世,终究属于十四亿硬骨头的中国人!